重点打击“散乱污”企业 环保督查严防“死灰复燃”

  我国正处于产业转型的重要阶段,中央环保督查行动无疑是在扮演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的角色。此次督查通过排查摸底,肃清“散乱污”企业,以取缔、停产、清理等手段倒逼转型,并且着力构建监管长效机制。

  我国环境污染一方面源自环境保护意识的薄弱,另一方面也是重工业发展的结果。在此过程中,被冠以“小 散 乱 污”之称的企业,或者小作坊“功不可没”。

  因此,突出“散乱污”企业污染问题,着重解决这些排放不达标企业的取缔、改造、整治问题成为焦点。在环保部启动的为期一年的大气污染防治强化督查行动中,散乱污企业整治被提上了日程。据初步统计,从2017年4月7日持续到2018年3月31日的强化督查,截至目前已经揪出散乱污企业多达5.6万家。

  公众与环境研究中心主任马军表示,“散乱污”企业之所以这么多,除了人员和经费这样的原因之外,管理问题也相当突出。国家城市环境污染控制技术研究中心研究员彭应登也应声称,此次强化督查将为构建长效整顿机制奠定基础,把督企与督政并重以及“回头看”等有效方法纳入其中。

  除此之外,彭应登还指出,要防止“散乱污”企业死灰复燃。这也凸显了散乱污企业整治的其中一个重点和难点,此次强化督查行动暴露了这样一个事实:“散乱污”企业屡禁不止。环保部25日通报,虽然各地正按照方案和计划实施清理整顿工作,但是仍有散乱污企业集群顶风作案,甚至有企业擅自撕毁封条违法生产。

  在这样的情况下,“回头看”机制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根据环保部的通报,督查发现“散乱污”企业污染问题仍具有普遍性。彭应登表示,此次环保部大气污染防治强化督查堪称历史上第一次如此大规模集中治理“散乱污”企业的行动,力争不留死角。同时,环保部还通过回头看、再检查等机制,以复查、再考核为手段防止人走如风过,注重长期效果而不是短期收获。

  实际上,环保督查的结果也确实不尽如人意,5月25日,23个督查组共检查224家企业(单位),“散乱污”问题企业58家;26日,376家企业(单位)存在“散乱污”问题的有122家;27日,被检查的363家企业(单位)中,属于“散乱污”问题的有99个。在环保部每天公布的问题清单中,“散乱污”已经成为高频词。

  那么,究竟该如何整治,彻底让“散乱污”企业成为历史呢?国务院政策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研究所所长常纪文认为,要倒逼地方铲除“散乱污”企业生存的土壤。环保部在第三轮环保督查结束之后也发声,要求各地要加大“散乱污”集群排查治理力度,及时进行“两断三清”,确保停产到位、取缔到位、清理到位。

  取缔、停产、清理等等都不是整治“散乱污”的最终目的,只是规范工业生产的必要手段。对于这次环保督查来说,打击“散乱污”企业要达到的效果是倒逼生产绿色转型,做好排放达标工作,彻底扭转牺牲环境谋利益的旧观念。

  “散乱污”企业

  按照环保部的定义,所谓“散乱污”企业,是指不符合产业政策,不符合当地产业布局规划,未办理工信、发改、土地、规划、环保、工商、质监、安监、电力等相关审批手续,不能稳定达标排放的企业。